链路聚合
知识来源于https://info.support.huawei.com/info-finder/encyclopedia/zh/LACP.html
文章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解释
- LAG(Link Aggregation Group)链路聚合组
-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
什么是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本质上是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情况下,增加设备之间的逻辑带宽,提升可靠性。
链路聚合中的成员角色关系
- 链路聚合接口:由链路聚合组形成的一个逻辑接口也叫Eth-Trunk接口。
- 链路聚合组:将若干的以太链路绑定在一起,形成一种逻辑链路。
- 成员链路:成员接口对应的链路。
- 成员接口 :组成链路聚合组的物理接口。
链路聚合组的两种模式
- 手工模式:LAG不启用链路聚合协议,Eth-Trunk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
- LACP模式:LAG启用LACP链路聚合协议,Eth-Trunk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由LACP协议协商完成。
链路聚合组两种模式的对比情况
协议:手工模式没有协议支持需求,而LACP模式,需设备支持LACP协议。
Eth-Trunk建立方式:手工模式下Eth-Trunk接口的建立及成员接口的加入需要手工操作。而LACP模式下Eth-Trunk接口的建立及成员接口的加入需要通过LACP协议协商完成,在完成协商后会持续维护链路状态。在聚合条件产生变化后自动调整。
数据转发:手工模式正常情况下,所有链路处于活动状态,都参与数据转发,当某一条活动链路故障后,链路聚合组中的链路自动分担流量。 LACP模式正常情况下,部分链路属于活动链路,当某一条活动链路发生故障后,聚合组自动在非活动链路中挑选一条链路作为活动链路,参与转发的链路数目不变。
跨设备聚合:手工模式不支持,LACP模式支持。
故障检测:手工模式只能检测同一个聚合组的成员链路有断路等有限故障。无法检测链路断连,错连等故障。 LACP模式,不仅能检测同一个聚合组的成员链路有断路等有限故障。也可以检测链路断链,错连等故障。
LACP如何工作
LACP工作主要有四个阶段: 互发LACPDU报文 确定主动端 确定活动链路 链路切换
- 互发LACPDU报文
在对接的两台设备创建Eth-Trunk并配置为LACP模式,向Eth-Trunk加入成员接口。这时成员接口便启用了LACP协议,两端互发LACPDU报文,报文中包括了:系统优先级,MAC地址,接口号,操作Key,接口状态等信息。 - 确定主动端
两端设备均会收到对端的LACPDU报文,以DeviceA设备举例,在收到对端设备DeviceB的LACPDU报文后,会记录并对比报文中的系统优先级,优先级高的为主动端,如果优先级相同则会对比设备的MAC地址,MAC地址小的为主动端。 - 确定活动链路
选出主动端后,根据主动端的接口优先级选择活动接口,如果接口优先级相同则选择接口ID小的为活动接口,LACP可以设置活动接口的最大阈值,如果活动接口阈值为2那么多余的接口就会处理down的状态,作为备用链路。 链路切换
当活动链路故障,就会在链路聚合组中的备用链路中选择一条优先级高的链路作为活动链路,LACP模式端口聚合组两端设备检测到以下事件则会触发链路切换。
触发链路切换事件:- 链路Down事件。
- 以太网OAM检测到链路失效。
- LACP协议发现链路故障。
- 接口不可用。
- 在使能了LACP抢占功能的前提下,更改备份接口的优先级高于当前活动接口的优先级。
链路切换步骤: - 关闭故障链路。
- 从备用链路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链路替换故障的活动链路。
- 优先级最高的备用链路切换为活动链路,完成链路切换。
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什么是LACP? LACP是一种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链路聚合与解聚合协议。
- 什么是链路聚合? 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情况下,提升设备逻辑链路带宽以及可靠性的技术。
- 什么是链路聚合组? 将以太链路捆绑在一起,形成的逻辑链路。
- 链路聚合接口,链路聚合组,成员链路,成员接口分别是什么?啊啊啊答案太长了自己看前面链路聚合中的成员关系。
- 链路聚合组的两种工作模式?手工模式,LACP模式。
- LACP是如何工作的?这个也太长了看上面吧。